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首页 | 部门概况 |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平台基地 | 研究生教育 | 规章制度 | 科研资源 | 新闻动态 
 
 平台基地概况 
 重点实验室 
 协同创新中心 
 工程技术中心 
 研究基地 
 开放基金 
 
  协同创新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平台基地>>协同创新中心>>正文
 
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培育)
2019-01-05 15:08   审核人:

一、概况

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是鲁东大学协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6家单位共同组建。中心本着“生态优先,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以生态修复技术为支撑,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研发的创新驱动;以生态环保材料研发为重点突破,实施开放发展模式”的原则,立足近海生态保护、发展海洋经济,服务于区域建设。中心共搭建5个创新平台,下设16个研究室。

 

二、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结构

    协同创新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理事会负责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重大政策制定、重大事件的决议,发展规划的审核等,组织协调人力物力等资源,为中心提供支撑条件和服务保障。学术委员会负责对中心进行监督指导。实行主任负责制,副主任协助中心主任工作,中心主任全权负责中心的运行管理。管理委员会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日常运行管理、团队研究员的招聘、组织及评审。创新平台由平台主任领导、副主任协助平台主任工作,平台主任负责平台研究方向和任务统筹安排,协同运行。每个平台下设3-4研究室,进行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和平台以灵活方式与国外优势科研机构展开协同研究。中心建立学术为先的管理机制,设置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支撑中心各方面协同创新的执行落实。

                 中心组织机构框架


    学术委员会

主任:邓伟,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副主任:王苏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王庆,教授,鲁东大学

委  员:盛连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

庄绪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崔保山,教授,国家杰青,北京师范大学

陈克林,研究员,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

吕宪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宋长春,研究员,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杨劲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黄凌风,教授,厦门大学

吴庆龙,研究员,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丁维新,研究员,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陈  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陆兆华,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谢永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张明祥,教授,中国林业大学

于君宝,教授,鲁东大学

 

中心主任及管理委员会

中心主任:王庆

中心副主任:于君宝、庄绪亮、张明祥

管理委员会主任: 于君宝

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振华、夏传海

管理委员会成员:傅金民、吕振波、王晓通、庄国强、王爱杰、杨继松、王振宇、曲江波、岳峻、马元庆、尤再进

                                             创新平台负责人

平台岗位

负责人

协同创新中心

主任

王庆

副主任

于君宝、庄绪亮、张明祥

1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平台

平台主任、副主任

于君宝、张明祥

滨海湿地生态过程研究室

于君宝

滨海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室

杨继松

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材料研究室

张明祥

2近海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平台主任、副主任

庄绪亮、王爱杰

近海环境污染过程研究室

庄国强

近海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材料研究室

庄绪亮

滨海污染物生物转化及资源化研究室

王爱杰

3滨海盐碱地改良与生态绿化创新平台

平台主任、副主任

刘小京、张振华

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研究室

刘小京

滨海盐碱地改良研究室

张振华

滨海盐碱地耐性植物新种质创制研究室

傅金民、张洪霞

4海洋立体监测与岸线整治技术研发平台

平台主任、副主任

王庆、马元庆

海洋立体监测技术研究室

马元庆

海岸演化与岸线整治研究室

王庆

海洋动力过程与灾害预警研究室

尤再进

5海水健康养殖环境友好材料与监控装备研发创新平台

平台主任、副主任

吕振波、曲江波

海水健康养殖环境友好材料研究室

夏传海

海水养殖监控装备研究室

岳峻

海水健康养殖与管理技术研究室

曲江波

海水养殖新品种培育研究室

吕振波、王晓通

三、中心建设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总体思路:

                                             

   发展目标:从滨海典型生态系统的立体监测、生态过程、修复技术到生态环保产品的研发,形成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技术,搭建起滨海生态环保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科学技术以及农学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联合和高水平领军人才的突破,培养一批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应用人才,形成行业尖端人才高地。努力把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学术应用研究、产业研发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体。

 

四、中心特色

学科特色:以问题为导向,将近海资源养护、岸线整治与水动力过程、湿地生态修复、盐碱地治理、水污染治理、海水养殖及海洋监测等密切结合,研发相关技术,打造产业链条,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现代海洋产业、精品旅游产业及现代农业产业密切结合。

区位特色:在研究区位上,充分体现了滨海特色,总体上按照近海-岸线-湿地-盐碱地进行布局,针对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开展研究,解决滨海生态环境问题,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组合特色:中心的牵头单位鲁东大学位于滨海区域,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北京林业大学为全国湿地研究领域的一流高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全国生态领域的国内领头羊,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为山东省海洋监测领域和海水养(增)殖的最具发言权的单位,拥有全省海洋监测网络,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为烟台市养殖产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是盐碱地治理、结冰灌溉及盐碱地生态绿化等领域具有极高的权威性,这些具有影响力的单位共同组成协同创新体,在资源整合,协作研究上具有极高的互补性,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学科交叉特色突破学科单一化,实现在滨海区域将地理学、生态学、农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有机融合交叉,服务于国家安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

   管理特色:主管部门、中心依托单位对协同创新中心和各平台实行特区式管理,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制定相关专门政策,各单位充分集中可支配资源,引导各类项目经费,切实保障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协同创新体组建形式与分工

                                             

 

六、机制体制

    根据中心的创新任务和目标,并结合大学、研究所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中心建立了相应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以实现组织管理、人员团队、人才培养、科研组织、资源共享、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等协同,并在中心协同管理机制、创新文化建设、跨校人员聘任、人员评价激励、学生联合培养、协同研究、资源(成果与平台)共享、合作交流等八个方面的突破。

 

七、人才队伍

目前中心拥有全职人员73人,流动人员75名,包括高级职称人员25,副副高级职称人员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62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的有12人,其中,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泰山学者海外人才1人、泰山学者青年计划3人、山东省突贡3人、山东省杰青1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

 


中心创新团队

中心拥有2个创新团队,即“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创新交叉团队”和“蓝黄两区滨海资源与环境”。

类 别

名 称

依托单位

批准部门

起止时间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

蓝黄两区滨海资源与环境

鲁东大学

山东省教育厅

2016.01-2020.12

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

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创新交叉团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2015.01-2017.01

 

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学者简介

王爱杰: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学术骨干。担任国际水协会(IWA)厌氧专业管理委员会亚洲代表,IWA中国厌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Applie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4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可持续能源》主编,《生物信息学》副主编,国际废弃物循环利用协会理事、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兼职教授等学术任职。长期从事难降解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研究,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863重点项目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等2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科学出版社专著3部,编制国家标准1部,申请及授权专利30余项。

尤再进:博士,鲁东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海外学者),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享受州政府的特殊岗位津贴。发表了论著、论文、科研报告近100篇,担任两个国际期刊的编辑和10多个国际期刊论文的审稿人,河海大学特聘教授,中科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审专家等。

司炳成,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终身教授,鲁东大学特聘教授。发表SCI学术论文180多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3.5,他引次数累计>3000,累计影响因子400以上,H因子29。

于君宝:博士,鲁东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山东省杰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河三角洲学者特聘专家,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评审专家等。获 “东营市科学技术合作奖” 、“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主要研究领域为湿地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修复,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96篇,II区以上论文1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编写中英文专著各1部。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总经费4000余万元。

傅金民:博士,鲁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黄河三角洲学者专家。担任中国草学会草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Ecotoxicology、《植物科学学报》等刊物编委。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称号获奖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项。主要研究领域为草坪育种及逆境分子生理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5篇, 其中81篇SCI论文,影响因子累积达到181,引用1069次,单篇最高引用400多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转让1项专利。

张洪霞:博士,鲁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云南植物研究》编委、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环境生理与营养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高产、耐逆机理的分子生物学及高产耐逆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其中有18个材料已经获得了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批准的中试许可,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或责任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40篇,主持国家863重大专项1项、转基因重大专项1项,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项973项目1项,科技部林业资源重大专项1项。

张振华:鲁东大学教授(二级),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区域水土资源和土壤物理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863计划子课题等科技项目10项,获得山东省及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篇被SCI、EI收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合作出版专著3部。曾获得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烟台市青年科技奖、烟台市同心建功楷模和烟台市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吕振波:鲁东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现任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烟台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山东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韩渔业谈判“海洋生物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渔业资源、水产养殖、海洋牧场、增殖放流等方向研究。曾获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系统三等功;农业部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先进个人。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编写专著2部。主持编制地方标准3项。

张兴晓:鲁东大学教授(二级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类奖项9项,获得烟台市双百计划创新人才、滨州市劳动模范、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

赵英:鲁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泰山学者。主要从事土壤水文过程及其机理研究。共计发表SCI 论文62 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36篇(JCR一区占60%),他引次数867,单篇他引最高次数77。

王晓通:男,博士, 鲁东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年泰山学者,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贝类育种岗位专家。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吴常信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成果奖。主要研究领域为贝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31篇,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4篇,其中1篇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吴楠,女,1980年生,博士,鲁东大学副教授,新疆杰青,青年泰山学者,现为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多年来在荒漠孢子植物生态学、土壤微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业绩。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以及新疆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资助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启动类项目等累计10项,累计经费达34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9篇,获2009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2)。

 

八、支撑条件

1. 专业实验室

中心建有试验总面积8000 m2,其中鲁东大学建设有直接相关的实验室面积约2800 m2,温室面积约500 m2,拥有约30亩的草坪种质资源苗圃,设有1000多个实验小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兼有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模拟实验大厅可进行中试模拟试验,面积为220 m2。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拥有10000 m2的育苗水体,40000 m2的陆基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车间。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拥有开放性实验中心4000 m2,涵盖了海洋与渔业环境、渔业资源、海洋生物、水产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工程等多个学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建有盐碱地治理相关的专业实验室5个,面积达460 m2

2. 仪器设备情况

中心组建之初,原有仪器设备总价值约4180多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包括:(1)有机物测定仪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三重四极质谱联用仪;(2)无机物测定:连续流动分析仪、气相色谱、离子色谱仪、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感等离子体耦合质谱仪等;(3)颗粒物测定:比表面积分析仪、Zeta 电位分析仪、自动电位滴定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激光光散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等;(4)生物生态测定仪器:梯度PCR、荧光定量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仪等;(5)野外采样和现场测定仪器:便携式水质测定系统、便携式TOC 仪、样品冷藏存贮箱等;(6)海洋常规监测仪器设备:浮标、船舶、雷达、卫星遥感、高清视频、监测车、资料传输网络等;(7)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浮标监测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X波段雷达监测系统、船舶监视监测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陆地应急移动指挥平台、精细化溢油漂移预测及溯源系统、AIS船舶监控系统、网络信息系统等。(6)其他大型仪器设备:大型色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

2016-2018年,中心新增仪器设备400余台,总价值约2700万元。其中鲁东大学新增仪器设备251台,总价值1300万元;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新增仪器设备22台,总价值200万;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新增仪器设备29台,总价值约890万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新增仪器设备59台,总价值234万元。新增仪器设备中大型仪器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仪、气质联用仪、ICP-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离子色谱仪、元素分析仪、大数据计算服务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新增仪器设备的投入使用为中心的创新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使得中心完全具备国内领先的实验室平台水准。

 

 

九、人才培养

中心制定了“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制度”,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对个中心各联合单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做了详尽的分工。2016年1月至今,参与中心项目研究的本科生共394人,毕业122人;培养硕士研究生86人,毕业23人;培养博士研究生25人,毕业9人;培养后8人,出站5人。先后组织了“山东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高级研修班”、山东省食用菌行业关键技术乳山培训班授课,开展了2期“新型农民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山东省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培训班;开展3期“新型农民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共培训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生产一线技术骨干400余人次。

 

 

十、国内外合作交流情况

    中心已经与德国马普化学所、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所、德国海姆霍茨海岸研究所、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美国能源部植物研究试验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及高校建立和合作关系,2016年以来,共举办国际、国内会议6次,参加25个国内外会议,中心成员才加国内外会议196人次,在会议上作报告8人次,聘请知名学者作报告13人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一项,总经费为4.8万美元。

 

 

十一、制度建设

序号

制度名称

制度类型

建立时间

1

(1)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2)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框架与管理运行机制办法

协同管理制度

2015.12

2

(1)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人员岗位设置、人才聘任及人事管理办法

(2)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招聘程序办法

人员聘任制度,人才评价,考核制度

2015.12

3

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协同培养办法

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制度

2015.12

4

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科研组织与创新任务协同实施办法

科研组织与协同研究制度

2015.12

5

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经费保障与管理办法

中心经费保障与管理制度

2015.12

6

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管理办法

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制度

2015.12

 

十二、平台取得的显著性成果

2016年1月至,本中心共获得资助的国家课题共33项,总经费6000余万元;省部级科研项目50项,总经费约10900万;横向课题40项,总经费约2500多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9项,获得授权8项,发表SCI论文72篇,出版专著8部,省部级奖励9项。

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平台

  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项,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研发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5项(先锋物种选育技术、芦苇\柽柳快速繁殖技术、度退化湿地浅翻-定量淡水压盐-氮肥添加技术、重度退化湿地有机肥料优化制备技术、碱篷生态修复水盐控制技术),建立了湿地修复技术体系。平台获得资助的国家项目/课题11项,省部级项目11项,横向项目16项,总经费约245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SCI论文33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

 

近海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研发了水环境污染控制关键核心技术3项。构建以微生物系统为核心(水下部分),辅助植物修复系统(水面部分)的复合植物-微生物修复系统,并应于深圳丁山河水体综合整治行动中,工程总投资约4.3亿,该方向科研项目总经费达到了4000万元。发表SCI学术论文12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

  滨海盐碱地改良与生态绿化创新平台

  研发的循环曝气滴灌盐碱地治理技术,实现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产量提高15%,综合效益提高25%。专利产品实现了累计生产有关设备1700余台套,新增利润5880万元。农核心技术被CCTV-7农广天地栏目专题播出,被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专题报道,截止到2018 年5月应用面积达50余万亩,新增产值累计10110万元,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已经收集了13种2825份耐盐草坪草和牧草种质材料,建立了种质材料的资源圃和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800亩耐盐草坪草繁育基地,改良了滨海盐碱陆域土3000多万平方米;成功建立了玉米、番茄、大豆、油菜、甜菜、山茱萸等的高效转基因体系,并培育出30多个高产、耐逆植物新品系, 其中有18个材料已经获得了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批准的中试许可;通过滨海平原不同盐碱区适应性和高效种植关键技术研发,集成构建了适应区域水土资源特征的高效多元化作物种植模式,形成了适生种植技术体系,在同类型区域示范推广162.5万亩,增收节支3.14亿元。本平台共承担国家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23项,总经费75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论文12篇,申请发明专利13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

 

海洋立体监测与岸线整治技术研发平台   

以岸线修复为核心,构建了以“一核、两翼、五区、五要素”为主的莱州湾东海岸综合概念性整治规划已经被当地政府所采纳。完成全省海洋保护区、溢油多发区、海洋牧场等敏感海域布设24个实时在线监测站位,建设了5套船舶监视监测系统、1套卫星遥感监测系统、4套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1套陆地应急移动指挥平台、1套精细化溢油漂移预测及溯源系统、1套AIS船舶监控系统和7套网络信息系统。本中心共获得资助的国家课题共33项,总经费6000余万元;省部级科研项目50项,总经费约10900万;横向课题40项,总经费约2500多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9项,获得授权8项,发表SCI论文72篇,出版专著8部,省部级奖励9项。

 

 

海水健康养殖及其环境友好材料与监控装备研发创新平台

  完成了大菱鲆“多宝1号”大规模苗种的生产和推广工作,培育快速生长性状传代选育亲鱼1200尾,推广耐高温品系苗种42万尾。构建了基于视频大数据挖掘的鱼类行为分析系统,实现了立体化、信息化的网箱养殖模式。研发了长效海洋防污涂层等环境友好型防污涂料产品。本平台总经费200多万元。申请发明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3篇。 

E420A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6-2017 鲁东大学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电话:0535-6019657  邮箱:5029505@qq.com  技术支持:源通网络  邮编:264025